第58章 惊闻《剿匪手册》 1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熊诚,彭景泉,莫夫字数:4672更新时间:22/05/15 11:46:52
长沙被日寇占领之后,延安的敌工部长和翁海潮综合了国民党撤退长沙前的各种情况,一致认为敌人会把他们认为今后的谍报精英撤往重庆。于是,他们命令长沙的常卫国趁长沙被敌军占领之机,离开长沙,撤往重庆,这样也可以得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来源,从中来获取温芃的动向,从而和她重新建立联系。
常卫国接到指令后,化妆成难民,逃到了重庆,很快和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叶剑英的秘书取得了联系,这时,叶剑英也接到了延安敌工部长的电报,请求他们配合延安派到重庆的“信天游”查寻已失去联系的“山丹丹”,以便让她顺利完成长期潜伏敌营的重任。
常卫国重操旧业,在重庆开了一座酒馆,地址离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不远,他这样做也是为了随时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保持联系,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温芃的信息。
自特训班撤到重庆后,温芃就一直在寻找机会和延安总部重新取得联系,她先是想利用麦克空投课目完成以后设法空投到敌后,再设法和延安取得联络。无奈视特训班为宝贝的阎奔始终不批准麦克的空投计划,更不同意温芃空投到敌后的安排。温芃也曾想过就近设法接触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之自己的下落,但阎奔对特训班所在的6号院戒备森严,特训班的学员的行动受到军统监察处的严格限制,不经阎奔和戴笠的亲自批准,学员们就别想离6号院一步。
就在温芃日夜焦虑,苦思无计的时候,一个突发的事情让事情有了转机,那是特训班到重庆三个月后,由戴笠举行仪式,向军统总部的特工每人颁发了一本由蒋介石签发的《匪手册,这个“手册”是几年前蒋介石签发的剿灭江西红军的手令,在抗战处于紧急关头,国共合作共同对敌的时候,蒋介石再次签发这个“手册”,充分证明了他不改初衷,仍以消灭共产党为根本目的。特训班分到了一本“手册”,阎奔明确指示让特训班的学员认真学习,坚决贯彻领袖的指示精神,时刻不忘消灭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麦克接到这本“手册”之后,十分不解国民党当局的意图,他真搞不明白在抗战的关键时期,在国共合作卓有成效的日子里,国民党为什么还念念不忘消灭共产党,麦克非常讨厌国民党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这种在美军中根本行不通的做法却???国民党中盛行,这不能不让麦克反感,但由于手册是蒋介石亲自签发,他不便公开表示不满,便找来他认为颇有见地的温芃来交换看法,以听取她对国民党这种不光彩作派的意见。
麦克的这个举动,很让温芃有些意外,她没想到自己在麦克心中的分量有这样重,她对这个颇有正义感的美国军人又多了几分敬重。麦克把《匪手册》递给温芃,她看过之后,是气恨交加,在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的关键时期,蒋介石依旧是坚持消灭共产党的宗旨。他再次向蒋军颁发“手册”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抗日胜利后****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匪患,剪除****,让他的部队从现在起就要做好灭匪的精神和物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便可立即行动。
“蒋介石灭我之心不死!”温芃在心里说。她从蒋介石再次颁发《剿匪手册》的安排中,预感到国共合作的趋势必不会长久,国共之间终有一战,蒋介石把消灭共产党摆在一切工作之首位,抗战之后的内战就难以避免,这是份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她必须尽早报告延安,以便让党中央早点防范并采取对策。可这份情报怎样才能让延安知道呢?她曾经设想过的办法也都没有实现,现在她身陷敌营,行动没有自由,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把这一重要情报传出去。更何况桂云标还在疗伤,她身边没有帮手,孤军奋战的难度让迅速传递情报更为艰难。可这个情报必须要让延安早点知道,不能有丝毫的拖延,怎么办?温芃心里是油煎火燎。
麦克见温芃看过“手册”后深思不语,便开口问:“温芃同学,你难道对蒋委员长的剿匪行动没有看法?”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下层的工作人员,是不便对当局高层的决策发表看法的。”温芃心里想的是另外的事,可嘴里却是这样机灵的说。
“室内没有第三者,你可直言无妨。”麦克的脸上写满了真诚。
“中校,您知道中国有句成语么?”
“哪句?”
“一山不容二虎。”
“你说的二虎是国民党和共产党?”
“您不觉得共产党目前也是一只虎?”
“当然是!而且还是一只猛虎!”
“既然共产党已是一只猛虎,委员长岂能容自己卧塌旁有另一只虎酣睡?”
“可目前不是国共合作么?蒋委员长不是在大会小会上大谈全国一致共同抗日么?他为什么在暗地里还称共产党为匪,还要起杀机?”
“委员长不这么做他就不是委员长了。”
“这不是赤裸裸的两面派么?在美国,无论是军界还是政界,这种做法是不光彩并要遭指责的。”
“很可惜,我们现在在中国。”
“这就是你们中国政治家的权术?阴阳两面各有妙处?”
“您有这样的看法,我觉得并无什么不妥。”
“国共合作必难持久!一定会破裂!”
“我同意您的判断!”
“一旦国共开战,共产党肯定吃亏。”
“这很难说。”
“你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共产党也是一只虎。”
“你们中国人不是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吗?要知道蒋委员长可是一只孟加拉虎,而中共充其量只是一只华南虎。华南虎是斗不过孟加拉虎的。蒋委员有我们美援的支持,而中共只有贫脊的黄土地。”
“这就是蒋委员长之所以要消灭共产党的原因,如果在共产党也成了孟加拉虎时再动手,岂不晚了?”
“有说服力!有说服力!我是个军人,不是政治家,我不懂中国政治家们那些高深莫测的政治,但仅凭我来中国后的观察,我觉得共产党的八路军能打仗,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同情共产党、八路军,也怕国共一旦破裂交战,共产党和八路军会占下风。”
“您不是刚说八路军能打仗么?”
“毕竟国共力量的对比,差距太大了。难道我说的不是实情?”
“正因为您讲真话,所以您就只能是一名称职的美国中校,而绝不能成为中国的政治家。”
“你讲话幽默风趣,每次和你深谈,都会让我高兴。”
“我的谈话能使您开心,我也很欣慰。”
“奉我军高层的指示,近期我将拜会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叶剑英将军,因为是正式拜访,我不能讲中文,所以我需要一位懂中文和英文的翻译,你是否愿意陪我前往?”
“当您的翻译?”温芃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传送情报的渠道。
“你的英文水平我信任,笔译口译都有水准。”
“阎局长会同意吗?”
“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他能临时派出我满意的翻译吗?”
温芃笑而无语,麦克要她一同拜会叶剑英将军无疑给温芃将情报传递给延安提供了最佳时机,她决定在拜会时把刚获得的绝密情报交给自己人。
阎奔果然没有拒绝温芃随麦克同行,他还对麦克说,应该让温芃多见见大场面,以便为日后挑起特工重担积累经验。当麦克告诉温芃阎奔已同意她当他的翻译的时候,她的心里马上激情翻腾,她用密写药水将情报写在一张白纸条上,只等麦克通知她前去拜会日夜思念的亲人。
三天之后的一个上午,麦克、约翰带温芃在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拜会了叶剑英将军,温芃在此之前只见过朱德、彭德怀,左权将军,也曾听说过在长征中立了奇功的传奇将军叶剑英,可就是没见过他本人。现在,这位战功显赫之战将就在她面前而坐,她心跳加速,面颊发烧,双目是一刻也不愿离开他那张布满智慧的脸。
拜访只进行了一个小时,温芃流利的翻译让拜会双方的交谈活跃轻松,当麦克和约翰向叶剑英告别时,温芃趁人不注意,把写有敌情的小纸条故意掉在了地上,叶剑英的秘书马上发现了纸条,富有地下工作经验的他,很快拾起纸条上了二楼办公室,展开一看,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好一阵纳闷,叶剑英送走客人上来见秘书看呆,便问:“发什么呆嘛!刚才麦克的拜会气氛不是很热烈嘛!”
秘书便把温芃遗落的纸条给他看:“我明明发现她是故意留下的,可纸上为什么没有一个字?”
“你肯定是那个女翻译有意留下的?”叶剑英问。
“我能肯定。如果不是故意留下的,她明明知道有纸条掉到地板上为什么不捡起来?”
“会不会是无用的废纸?”
“就是废纸她也不会留下。做为美军顾问的翻译她应该具备这种起码的常识。”
“有理!有理!那就快叫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呀!”
技术人员接过秘书交来的纸条后,涂上密写药水,几行清秀的小字出现在纸条上:“蒋近期再次颁发剿匪手册,军统和蒋军高层人手一册,不久便发往师一级主官手里,蒋的行动表明,敌亡我之心不死,国共合作难久,抗战后内战似不可免,望早定对策。我已入军统6号院特训班,望指示,山丹丹。”
秘书马上知道这是自己人冒险从营垒里送出的极其重要的情报,便立即呈报了叶剑英,叶剑英看过之后立即转交周恩来,周恩来感到情报事关全局,实属战略情报,他当即批示:
“我们战斗在敌人营垒的山丹丹获取的这份情报,极有战略价值,应速报延安,请示中央,以便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
秘书按周恩来的批示,将温芃转来的情报加密后经红岩村电台发向延安,当天,这份情报就到了延安敌工部长的案头上。部长自从温芃长沙失踪后,正在为下落不明的她和雷神小组着急,猛地看到重庆红岩村拍来的电报,真是大喜过望,他连夜叫来翁海潮,翁海潮看完温芃的电报,眼中涌出泪水,连声说:“好冷月!真不简单!真不简单呀!”
部长赞叹地说:“确实不简单!一个温芃胜过一支大军!奇迹!奇迹呀!”
“部长,怎样和她再次取得联系?”
“再次动用常卫国出面,办法由你们去想。至于应对蒋介石的****新举措,中央自会有对策,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告诉冷月,保全自身安全,打入军统高层,长期潜伏获取战略情报,没有指令不准盲动!”
“是,我这就去办!”
翁海潮临出门,部长叫住他:“冷月打入军统特训班属于绝密,除你我知道外,敌工部不能有第三者知情。”
“张秋生也不告诉?”
“不能!我再重复一遍,不能让第三人知情。”
温芃自在红岩村送出情报后,心情就一直没有平静过,她担心她留下的纸条被人随意处理,情报被丢弃一边,无人理睬。她也怕纸条虽被人拾起,但却不知空无一字的白纸的奥妙,情报还是没有到叶剑英手里,她就这样在心绪不宁中度过了半个月。